- · 《中国高新区》栏目设置[05/29]
- · 《中国高新区》刊物宗旨[05/29]
- · 《中国高新区》征稿要求[05/29]
- · 《中国高新区》投稿方式[05/29]
- · 《中国高新区》收稿方向[05/29]
- · 《中国高新区》数据库收[05/29]
周海云的锦绣前程(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对于针法和创新,周海云更是一直追寻。在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玉英为师的过程中,更是体现她对新技术的渴望。周海云是完全被张玉英老师的作品—无
对于针法和创新,周海云更是一直追寻。在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玉英为师的过程中,更是体现她对新技术的渴望。周海云是完全被张玉英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归程》,还是《蒙娜丽莎》或是《圣母与圣饼》等所震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张玉英老师被周海云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破例在古稀之年再次收徒传艺。
经过两年时间的乱针绣等新绣法的学习,周海云凭借着扎实的传统刺绣基础再加上刻苦的态度和钻研的劲头儿,她历时半年完成的作品《荷—韵里乾坤自高洁》,摘得了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银奖。这给予了周海云莫大的鼓舞,鼓舞着她朝着创新的道路继续前行。
上图:周海云向来宾介绍刺绣工艺 (摄影/郭幸福)
上图:外国游客亲身体验绣奥运
下图:云帆刺绣工艺品公司刺绣车间一角 (摄影/郭幸福)
下图:周海云和绣娘们交流刺绣技巧 (摄影/郭幸福)
创新的力量是伟大的。周海云的刺绣作品《拙政园》,是她创新的又一项杰作。该作品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展馆,并成为该馆中唯一一件苏绣展品,现在已被上海世博博物馆收藏。
“一副刺绣作品的成功与否,与所选绣稿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周海云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她特别重视对绣稿的选择,《太湖群鹅》是现代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的油画,如何用刺绣技艺来表现大师的作品?周海云经过张玉英老师的指点,决定以乱针绣的技法,来绣制这幅作品。恰恰乱针绣的原理也来自油画,但它绝不是油画的简单临摹和翻版,而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周海云绣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画好素描稿和色彩稿,经过反复酝酿表现手法与工序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刺绣中达到了“下针如有神”。
《太湖群鹅》采用的虚实乱针绣是绘画刺绣的综合体,把西洋画的线条运用到刺绣上,使整幅刺绣艺术更加完美,它不仅代表了东方文明的艺术水平,也显示了刺绣的突变与进步。作品问世后,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在2007年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上,获得了“迎春花奖”。
“选对绣稿、配好线色、用好针法”是一个刺绣艺术工作者绣制出一幅令人瞩目的艺术作品的前提,周海云始终遵循此法认真绣制每一幅作品。
产业与文化相融相谐
镇湖刺绣经历了从日用绣向艺术品的发展历程,而它的经营方式则从分散经营走向了产业化,集群化。镇湖绣娘们也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工艺师,企业家。
2000年,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这一年镇上建起了长达1.7公里的绣品一条街,绣品街上绣庄林立,有近400家之多。这些满眼锦绣的店铺,大都是前店后坊或者店坊合一。不管是绣庄还是工作室,几乎都藏有耗时数年绣制的镇店之宝,这些作品有让人恍若置身博物馆的感觉。
除了绣品一条街,镇湖还建起了中国刺绣艺术馆和刺绣艺术展示中心,聚集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7人,省工艺美术名人11名,还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街、一馆、一中心组成的艺术长廊是苏绣文化最集中的展示窗口和最生动的创新平台。一枚银针丰富了古镇的色彩,也使绣娘们的人生一如她们的作品光彩照人。
苏绣有一项绝技,需要合作的力量,它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周海云创造出的很多传世作品中的一幅《子鼠迎奥运》,此幅苏绣作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苏绣作品,它高7.2米、宽1.8米,是在张玉英老师现场指导下,由周海云和十几名绣娘日夜奋战,耗时6个月之久才绣制成功的。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场面宏大的作品,而宏大作品的产生需要绣娘们集体的力量。这正像苏绣艺术的未来,需要广大而坚实的民间土壤。
在镇湖,我们看到了苏绣艺术之花的争奇斗艳,它来自绣娘们的集体努力。通过她们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古老的苏绣,拥有了更多的传承人和喜爱者。
对于周海云来说,在看到刚读大学的女儿,从未拿过绣针,但暑假里也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无师自通地绣了一副可爱的史努比画像,而且是用了最新的乱针绣法时,作为母亲惊喜之余,却也引发了作为刺绣艺术工作者的周海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将新的技术和知识传承下去?如何把所学到的新绣法、刺绣的原理等传授给更多的传统绣娘们,让这个古老的刺绣之乡走出更多的刺绣大师?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区》 网址: http://www.zggxqzz.cn/qikandaodu/2020/0709/358.html
上一篇:王爱宗
下一篇:茂名海洋文化初探 ——以博贺、电城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