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小微”崛起! 创新成为沈阳高新区发展标识

来源:中国高新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沈阳 高新区全景图受访者供图 秋高气爽,正是东北地区最好的时节。 位于辽宁沈阳高新区的东博热工装备制造热处理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刚刚建好的一期厂房里,经过“热

沈阳高新区全景图受访者供图

秋高气爽,正是东北地区最好的时节。

位于辽宁沈阳高新区的东博热工装备制造热处理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刚刚建好的一期厂房里,经过“热处理”的零部件整装待发。

从5人组成的创业团体到拥有100余人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一个生产车间做起到着手建设一个产业园区,东博热工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面向市场的过程。

今年上半年,沈阳高新区创新主体数量持续增长,稳居全省前列,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土而出,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沈阳市浑南区(沈阳高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财政资金的同比增幅达到265.3%。

自主研发 凸显核心驱动的成长值

9月1日,沈阳市浑南区(沈阳高新区)立足区域实际,制定出台了《浑南区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最大范围和程度地集结智慧和力量,浑南区(沈阳高新区)向全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面发力。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新区将着力推进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建设开放型创新高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等五方面的具体工作,实现“全国领先”目标。

开新局育新机,练内功壮根基。“我国在金属渗碳工艺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金属表面质量问题和环保压力,对国内家的热处理企业而言,突破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弥补了我国高端装备和新材料制造的‘短板’。”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昭东说。

热处理是机械装备生产的重要环节,以东博热工为依托建设的特种热处理产业园,对沈阳老工业基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热处理智能化、绿色化、平台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疫情初期,东博热工的订单数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并在高端装备、新材料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短板装备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入库”辽宁省高质量发展工业项目。

培植“细胞” 提升区域创新的活跃度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科技型中小企业如同一个个微小细胞,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在沈阳高新区,有这样一家常年跟“细胞”打交道的企业——沈阳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细胞中心),创始人于艳秋教授也是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带头人。

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和各级政府的扶持下,于艳秋教授创办了沈阳细胞中心,搭建起东北区域临床级别细胞存储、制备技术服务平台,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医疗单位共同开展细胞治疗技术的研究与产品的研发。

从事干细胞研究28年,于艳秋有在德国、日本的干细胞研究经历,这让她看到细胞治疗技术在未来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在这一新兴产业领域与国外的差距。

为了追逐最初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梦想,她决定从宁静的校园走向市场,但在独挑大梁时还是遇到了困难,而沈阳高新区的举措则为其提供了帮助。

“从公司注册、寻找办公场地到实验室基础建设,高新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全程专业化服务,这让企业轻装上阵,也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扶持。”于艳秋说。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沈阳细胞中心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细胞制备和质控体系,以及国际标准的东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细胞储备中心、细胞检测中心、生物样本库。

2018年,公司成为辽宁省唯一一家细胞治疗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器,“小细胞”带动了大产业。

建设梯队 积蓄“高”“新”发展后劲

今年以来,沈阳高新区以拼抢争快的姿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发展向项目聚焦,工作向项目发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

随着芯源微电子、富创精密、东软医疗、新松机器人、兴齐眼药等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创新型企业纷纷增资扩产,沈阳高新区紧抓企业项目竞相布局时机,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各类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等工作步伐。

就在记者采访时,沈阳安新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新自控)总经理张秋实收到一条简讯,公司又成功签约一家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

在安新自控开发的“安新云控”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屏幕上展示出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数据,这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制造和专业化需求打造的工业互联“云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区》 网址: http://www.zggxqzz.cn/zonghexinwen/2020/0925/751.html



上一篇:贵阳高新区四家企业晋级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
下一篇:唱好双城记:看重庆市高新区如何建设西部科学

中国高新区投稿 | 中国高新区编辑部| 中国高新区版面费 | 中国高新区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