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看,无锡高新区的青春奋斗故事!

来源:中国高新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人民网 谁的青春不奋斗,这里的故事很精彩。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锤炼自己成为技术能手、行业尖兵,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着属

本文转自:人民网

谁的青春不奋斗,这里的故事很精彩。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努力锤炼自己成为技术能手、行业尖兵,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着属于自己和这个时代的青春故事,也书写着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的奋斗轨迹。

“最美消防员”韩祥辉。受访者供图

挑战自我,他逆袭成为“最美消防员”

这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故事。刚加入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新吴区大队吴都路站特勤分队时,“95后”韩祥辉是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体型偏胖的他,几乎什么项目都比不过别人,但他从不服输。

2019年,韩祥辉在备战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救援技能对抗比武中,因水袋挂钩没有固定好,手指骨头都被挤歪了,他疼得直咬牙。“队友们劝我先去医院,但考虑到这是个团队动作,我决定坚持。”最终,他们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恐高”一直是韩祥辉的心病。2021年,他参加江苏省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时,需要爬30米的高度,中途完成救援等动作,再通过绳索回到地面。教练调来云梯将韩祥辉送到楼上,“我在上面挂了一个多小时,腿一直在抖。”他没有放弃,此后的每一天他都鼓励自己,比前一天爬得再高一点。十几天后,韩祥辉终于爬到了楼顶,就连教练也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韩祥辉用7年时间成长为行业尖兵,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专项三等功3次,被评为2021年无锡首届“最美消防员”。

青年技术员许进军。受访者供图

匠心专注,他从操作工成长为青年技术员

这是一个专注锤炼匠心的故事。在无锡博世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进军从一名操作工逐步成长为精益求精的青年技术员。

有一次,许进军发现一台端面磨设备尺寸出现偏差,恐怕会影响产品质量。“设备内部结构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找到问题。”许进军为此茶饭不思,仔细推敲图纸,观察设备运作的细节,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并解决。

这样的场景,在许进军的工作中屡见不鲜。2017年,他带领团队解决了端面磨设备经常出现针阀甩出撞击砂轮这一生产难题,并利用废弃零件设计出探测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每年为公司节约98万元成本,也得到了德国总公司的认可和赞扬。公司曾提出将他换到管理岗位,许进军却坚持要做一名技术人员,“解决问题会很有成就感,我想一直做这个。”

近年来,无锡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该公司也紧跟时代需求,关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研发与生产。“未来我也要主攻这一块,技术问题虽然复杂,但我想参与!”许进军说。

严一铭在“疫”线工作。受访者供图

坚守“疫”线,他做了700多天“摆渡人”

这是一个在“疫”线绽放青春光彩的故事。

“您好,麻烦出示行程码、健康码以及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最多的时候,严一铭一天要查验4000多名旅客。

2020年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严一铭受命来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我主要负责来锡返锡人员的信息核查工作。”因为有留学经历,每当遇到外籍入境人员时,大家都会请他出马沟通。

第一次接收大阪包机的场景,让严一铭至今印象深刻。“由于此前从未有转运涉疫国际航班的经验,大家都绷紧了弦,努力做好各项准备。”那次转运工作持续了6个半小时,结束后,大家都累得瘫坐在椅子上,甚至是地上。

这为后续国际航班的转运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截至目前,这支队伍也实现国内防疫“零差错”、涉外防疫“零失误”、员工防疫“零感染”的成绩。坚守了700多天的“萌新”也成为了防疫“老将”。

黄林在现代农业大棚里上班。受访者供图

扎根田野 她甘当新时代的“农民”

这是一个把年华书写在田野里的故事。大学毕业不久,黄林就来到了无锡“务农”。在从心农场上班的第一天,她就体会到了现代化农业的不同,“在这里,水稻耕种收已基本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和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黄林还记得第一年来这里插秧,只要将秧盘装到机器上,师傅们驾驶着机器操作,很快,一排排绿色的秧苗就整齐地排布在农田里,“听说以前装秧累,我来的时候已经引进了新的育秧垫,覆上薄薄的一层土,就能使秧苗很好地盘根生长,分量轻,保水性又好,种田真是越来越科技化了。”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区》 网址: http://www.zggxqzz.cn/zonghexinwen/2022/0504/2966.html



上一篇:长春净月高新区首批“电话亭式”核酸采样亭投
下一篇:高新区良庄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中国高新区投稿 | 中国高新区编辑部| 中国高新区版面费 | 中国高新区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区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